Front View Mother Holding Newborn Baby

Breast milk vs. formula: Here's the key to breast milk's success!

在新手爸媽的世界裡,母乳 vs. 配方乳一直是熱門話題。其實,不論哪一種方式,核心目標都一樣:希望寶寶健康、快樂地長大。不同的是,母乳在幫助寶寶建立腸道菌叢這一塊,有著一些「大自然的巧思」,而配方乳則靠科學進步努力追趕。

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母乳到底藏了哪些祕密武器?而配方乳又如何在近年大躍進!

母乳中的「隱形禮物」:好菌直接傳給寶寶

母乳裡其實不是「無菌」的。研究發現,媽媽腸道裡的比菲德氏菌 (Bifidobacterium spp.)、乳酸菌(Lactobacillus spp.) 能透過腸—乳軸線(entero-mammary pathway),一路「旅行」到乳汁裡,再被寶寶喝下。

換句話說,寶寶在喝母乳的同時,也在接收來自媽媽的「好菌種子」。這些益生菌會在小小的腸道裡定居、繁殖,幫助打下腸道健康的基礎。

Cleanshot 2025 09 01 At 11.39.15@2x
圖一:媽媽的腸道菌可以透過腸乳軸線垂直傳遞給寶寶

母乳中的人乳寡醣(HMOs):好菌的養分

除了菌株本身,母乳中還含有約 10–12 g/L 的人乳寡醣(Human Milk Oligosaccharides, HMOs。HMOs 不會被嬰兒直接消化,而是作為益生質,選擇性餵養腸道內的益生菌(如比菲德氏菌與乳酸菌),並抑制壞菌的生長。

換句話說,母乳不僅提供了「好菌的種子」,也同時準備了「肥沃的土壤」,幫助這些好菌茁壯繁殖,進一步促進腸道免疫的成熟。這是一個母乳獨有、目前配方乳難以完全複製的機制。

寶寶腸道菌群建立的重要性

人類的腸道菌叢大約在3歲會成熟,也就是說,三歲前建立的早期菌叢有著根深柢固的影響。嬰兒出生後,腸道就像一張白紙,逐漸被不同的微生物「定殖」。這些早期定居的菌群不只是幫助消化,它們還會與免疫系統對話(別忘了,腸道可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),訓練免疫細胞學會分辨「敵人」與「自己」,降低過敏與自體免疫疾病的風險。同時,健康的腸道菌叢也能調控能量代謝,影響肥胖、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發展。

換句話說,腸道菌群的早期建立,就像是在生命起跑點上打好基礎,決定了日後身體能否維持穩定而有韌性的健康狀態。

前面提到,母乳中不但含有來自媽媽的益生菌,還有母乳寡糖這類的益生質,能夠調節飽飽的腸道環境,讓有益的比菲德氏菌和乳酸菌能好住下來,而這兩種菌又是同時能調節代謝與免疫功能的益菌。已有不少研究發現,母乳哺育的嬰兒在日後較不容易出現肥胖、過敏、氣喘、自體免疫疾病。

所以,母乳就是歷經數百萬年演化後,媽媽給寶寶最好的禮物。

Top View Baby Spread With Lotion

配方乳的進化

不過,不能餵母乳的媽媽們也別擔心!隨著科技進步,現代配方乳已經不是過去的樣子了。近年來,許多配方奶粉已經開始添加特定結構的 HMOs,甚至還加入益生菌.

臨床研究顯示,這樣的設計可以幫助調整寶寶腸道菌叢,往「益菌優勢」方向發展,部分數據也看到對腸道黏膜免疫有正向效果。雖然和母乳相比,還存在一些差距,但確實已經大幅縮短了母乳與配方乳在腸道健康上的落差。

所以,現代的配方乳可以說是「站在科學的肩膀上」持續進化,努力給寶寶更接近母乳的照護。

結論:母乳 vs. 配方乳:該怎麼選?

來個簡單小結:

  • 母乳:自然演化的黃金配方,帶來營養、益生菌、HMOs、抗體,幫助寶寶建立腸道與免疫基礎。
  • 配方乳:科技不斷進化,添加 HMO、益生菌後,已能提供寶寶更多腸道健康支持,是安全可靠的替代選項。

其實,無論母乳或配方乳,寶寶的腸道健康不是一朝一夕,爸媽的愛才是寶寶最大的營養。能母乳當然最好,但若遇到現實壓力(工作、奶量不足…),選擇有添加 HMOs 與益生菌、並且有科學實證支持的配方奶,就是一樣正確的決定!

陳柔安博士

陳柔安博士

雷文虎克生物技術研究員,國立臺灣大學食品科技研究所博士,專精於腸道菌與人體健康之研究,以及益生菌和機能性保健食品開發。